网络电台撕开大战背后的阴谋

时间:2021-02-27 20:51:12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网络电台撕开大战背后的阴谋

  最近吵得火热的FM侵权下架事件,几位主角是荔枝FM、喜马拉雅FM、多听FM。吵架围绕着侵权、恶性竞争及捏造数据。互联网上的事,谁说的清?互相骂架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这些做软件的公司竟然也在做硬件了!

网络电台撕开大战背后的阴谋

  这是为什么?用一句话说:“内容服务+智能硬件”模式,增强用户体验,从而提升产品粘性。所以这些App出身的公司做硬件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软件功能。

  在这场看似软件撕逼大战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之前一直有尝试与WiFi音响、车载智能硬件嫁接的这些网络电台公司,也开始一只脚踏入智能硬件的行当了,成为一个新的角逐点。

  然而这种新型模式是否会产生需求?这是个问题。

  回顾电台历史

  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1898年,马可尼在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霍尔街开办了世界上首家无线电工厂。

  无线电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从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从模拟方式到数字方式,从固定使用到移动使用等各个发展阶段,无线电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一日(1897年5月2日)《时务报》第25册刊出译文《无线电报》,这是无线电报一词在中国的最早出现。自此,拉开了无线电报经由期刊传播的序幕。”

  早期的无线电报技术主要是用来做期刊报纸用的。而中国无线电正是在这时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

  上个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指大的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那时候收音机也叫半导体,还是个稀有货物,富足的象征。

  之后,收音机作为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手提的“大箱子”到手掌大小,从晶体管到电子管再到单片机,从少数人的富足象征到生活随处可见。

  直到21世纪的头几年,廉价的收音机还成为老年人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走向衰败已是不可挽回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电波频段是有限且稀有的,电台执照的申请限制是严格的。

  不过神奇的是,电台只有声音的缺点却也在一些垂直领域成了优点。比如睡前听书和车载电台。这也正是这个时代电台竞争的热门之范畴。不过传统电台需要庞大的专业设备、调频电台数量有限以及执照审批限制了传统电台的大范围普及。

  在有需求,却又背设备、执照限制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轻电台,也就是手机App电台。(需要指出的是轻电台有别于数字电台,我们仅讨论轻电台)这一概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电台发展的新形式。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创建电台、录制节目、听电台。

  而我们这次故事的主角便是各大新兴“轻电台”荔枝FM、多听FM、喜马拉雅FM、考拉FM、蜻蜓FM。新的战场竞争更加激烈。

  最开始,这种竞争限制在移动终端,也就是手机上。但随着时间推移,移动收听的战火已从移动终端蔓延至车载。考拉FM与比亚迪、捷豹路虎等多个汽车品牌进行合作,喜马拉雅电台计划与智歌科技打造车载新体验,多听FM亦通过开发智能硬件进入车载环境,刚获得小米投资的荔枝FM,预计同样会借助小米平台进入更多智能化应用场景。

  新一代轻电台历史

  2014年,苹果相继收购了流媒体音乐服务Beats Music和个性化电台应用Swell。再往前一年,苹果还主动宣布了旗下数字广播应用Podcast的订阅总量突破十亿——这个被公认为苹果体验最糟糕的官方应用得到这样的成绩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这个过去一直被低估的产业,如今却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

  就此,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简单叙述一下荔枝FM和喜马拉雅的电台历史。

  荔枝FM的头头是赖亦龙,他做过三次比较大的创业。07年的摩网,因为老投资人跟几个创始人的`矛盾而搞黄了。之后的手游团队,这次不算创业,是接手。时间点不对,团队矛盾,散了。10年的183农民工社区,做的很辛苦。做到2012年,刘芹介绍赖亦龙去北京见雷军。

  雷军提了两点:页面形式的社区老旧。第二,时机不对。做得越辛苦,就越说明不对。

  对于这两点我的理解就是:用户体验不好以及市场需求不足。

  之后赖亦龙停掉了183项目。就像乔布斯年轻时学过的字体设计课对Apple的影响,赖亦龙做电台便是因为大学时在电台做过编导。

  2013年,赖亦龙再一次创业,荔枝FM。开始请有名的主播、“好声音”做节目,找观众。效果不好。转变思路,让大众自己做节目,每个人都能成为主播。也就是常说的UGC(用户生成内容)。

  据荔枝方面称,一年用户已达到2000万。

  喜马拉雅FM的头头是余建军,做过三次创业。从2001年的全景图的软件公司,到之后的街景项目,再到融资2000万以全景图作背景的虚拟世界音视频项目。

  但几年下来,一直没能如愿。开始做的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项目。到最后一个虽然是面向消费者的但不是刚需的项目。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初始创业者在做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定位受众群体以及刚需程度。别说“没有刚需,创造刚需”。没有用不尽的资金,心便不要太大。

  之后余建军创建了喜马拉雅FM,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荔枝FM和喜马拉雅FM正是吵闹事件的两个主角。

  回顾最近的侵权

  最近吵的比较沸沸扬扬的事件起因两个FM在Apple Store的下架。多听FM下架,因为电台类博客平台NewRadio的侵权投诉。荔枝FM下架,可能因为喜马拉雅FM的侵权投诉(喜马拉雅方面并不确定是否是因为他们的投诉)。

  喜马拉雅FM在Apple Store的App一年不更新,5次被下架,皆因为长达3行的标题——被众多网友称为无赖的ASO(应用商店搜索优化)。